建材运输是指通过各种运输方式将工业产品从工厂运至消费市场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工业产品需要在特定的运输方式和空间上进行转运,而运输工具和运输活动则构成了建材流通的重要部分。建材流通可以分为: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从国家市场到区域市场;从沿海地区到内陆地区。国内市场主要指以钢材、水泥、焦炭等为代表的建材产业,以及以玻璃、陶瓷等为代表的建材工业用品和建材消费中的各种产品,以及玻璃制品生产所需材料构成。
1.建筑材料的品种多,形态复杂,在国内市场上,除了通用型建材之外,还有特殊的建筑装饰材料,如玻璃幕墙、陶瓷制品、大理石瓷砖等产品。
由于我国在建材生产和消费方面还没有形成完备的工业体系,所以建材产品在国内的流通方式主要有:公路运输或航空运输等。由于国内建材市场中,生产企业所处的地域范围相对较大,所需的运输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建材产品的流通效率。在建材流通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费用最终由消费者承担;而建筑装饰材料则由生产企业根据市场需要通过生产企业直接或间接进行供应关系。建材企业为建筑材料生产企业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批发和零售渠道取得所需的建材产品和建筑装饰材料。因此建材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需要的物流活动对于建材生产和消费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在建材运输活动之前要确定好运输地点是选择何种路径去进行运输的;什么条件才可以将商品及时地运送到消费者面前;根据市场规律如何选择一种正确道路等等。建材物流过程中需要进行预处理和风险防范制度安排等环节。并且这些环节通常是在不同地区所需要提供的服务不一样。
2.建材的生产制造企业的规模与生产能力是决定建筑材料运输企业规模与经营效益的重要因素。
因此,需要对企业进行全面的战略规划,建立企业内部良好的沟通机制,企业之间要加强协调合作,建立良好的信用机制,规范企业管理与业务流程。以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以规模化为前提的效益目标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筑材料运输企业应根据国家政策进行调整,充分利用市场经济的各种优势力量和资源,加快企业的发展步伐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同时,还应建立自己的物流系统来进行货物的生产过程运输管理,提高运输效率和效益。建筑材料运输行业要充分发挥市场竞争中的优势,通过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等方式去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因此建筑材料运输企业要适应市场需求与竞争策略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增强企业能力,提高运营效益。
3.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房地产市场是影响建筑材料供应的重要因素之一,受各种因素的限制,我国房地产消费自2004年以来,增速逐渐放缓,在2006年首次出现负增长后便持续下行。
近几年来,我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一直在低位徘徊,其中自2011年以来,我国房地产销售面积增速更是一路下滑,2013年以来,我国房地产销售面积也一直在负增长。虽然从2011年开始,房地产销售额开始出现负增长态势,但此后保持平稳增速。近几年来,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与销售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2013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出现了负增长的局面。2014年后房价快速上涨,部分城市房价涨幅超过10%。在这一背景下,我国的住宅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住房需求逐渐提高,并且这一趋势还将持续下去。伴随着房地产行业收入在中国国民经济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4.中国有世界上最大的水泥生产国和消费量居世界第一位。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10年中国水泥产量超过了800亿吨,约占世界水泥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其中,中国水泥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60%左右。2012年全国水泥产量为11.65亿吨,较上年同期增长9.08%;水泥消费量10.57亿吨,较上年增长7.77%。2014年全国水泥产量约为14.2亿吨,同比增长8.89%;2014年全国水泥产量为14.05亿吨。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国内水泥产量为12.69亿吨。中国水泥市场集中度高居世界首位。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水泥年总产能超过了3亿吨;以每吨5000元来计算全年全国水泥产量约为4.35亿吨,与2010年同期相比增长17.86%;按照平均年产量计算则增长了7.48%左右。另外据统计2014年中国水泥产量为8.54亿吨(根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生活性水泥产量8.47亿吨左右(具体包括水泥熟料产量);全国水泥熟料总产量约10.46亿吨(其中:粉磨站产能占全国比例约76%;生产水泥用)。
5.建筑材料大多是不可再生资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建筑材料主要包括水泥、建材、玻璃、陶瓷及耐火材料等,这些材料由于其自身性质决定了它们不可能被直接替换,只能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进行循环利用。根据不同的生产工艺,建材可以制成不同的材料,而且可循环利用。材料的循环使用是一种资源的再利用,在一次利用中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利用系统。由于不同材料的特点不同,决定了其自身形成的环境条件不同。因此也决定了其所发挥的作用不同。从社会环境来说,建材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和系统工程,要处理好各个方面的关系;材料的生产必须经过一个严格的工艺过程;生产过程中不能有任何杂质进入到产品之中;如果被污染或破坏则不可修复;材料必须使用才能起到作用。”建材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污染和浪费。因而,必须从原材料开始就进行严格地控制污染和浪费。
6.建材运输方式主要有公路、铁路、水路等多种方式:
建材在运输过程中,要将原材料从生产工厂运到消费市场,通常要经过多个步骤,但其中既有公路运输,也有水路运输。公路:在运输过程中,因其运输成本较低且便于掌握;交通便利,物流成本低;运输组织简单且可实现信息交流等优点,已经成为建材的主要运输方式之一。但我国目前建材运输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主要表现出来就是建材的运输成本较高,而且运输时间较长。水路运输一般指将建材从内陆地区运至沿海港口的运输行为。目前建筑市场所使用的建材品种繁多。根据使用要求选择运输方式时应考虑其安全性、可靠性以及运输工具的环保性和经济性以满足产品消费安全为主要目的和目标。建材生产企业为了保证产品质量、节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应选择公路、水路物流方式进行运输。在运输方式中又以公路最为普遍使用。!”而公路与水路有着明显的区别:公路运输是所有运输方式中最快捷、最经济的方式之一;运输方式主要有公路、水路以及铁路等;此外还有飞机运输等方式。以交通运输为代表的民用建筑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7.建材运输存在极大风险的原因是产品无法到达市场使用或难以找到合适物流组织完成运输任务。
因此,在我国的建材物流行业中,要为建材企业建立健全物流组织,提高企业物流效率,以降低物流成本,降低物流风险,在运输过程中应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避免风险发生。如果发生了意外事故,则应立即采取措施,以防止损失的扩大,因此建材物流企业必须考虑到意外事故的发生,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和降低损失速度。其次则是通过产品的流通对运输过程中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解。同时也应该考虑运输过程中的应急措施。